從敦煌資料看唐人的擇偶條件
媒妁婚是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一種婚姻形式,但在唐代這一較為開明的封建社會中,男女打破了媒妁婚的束縛、能按自己的意愿擇偶的事發
2024-11-20
媒妁婚是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一種婚姻形式,但在唐代這一較為開明的封建社會中,男女打破了媒妁婚的束縛、能按自己的意愿擇偶的事發生得多一些,在敦煌這一特殊地區發生得更多。當時,敦煌的少女地位相當尊貴,她要親自選夫、問夫,這種情況反映在敦煌寫本的敦煌民間故事賦——《下女夫詞》里,它滲透著敦煌的特點,也是唐代高度的封建文明在婚俗上的反映。
《下女夫詞》所體現的婚俗表明,新娘要在隆重的結婚儀式上親自詢問新郎,直到她得到滿意的回答后,才最后正式地表示愿意嫁給他。這種詢問的意義除了表示女子有按自己的意愿擇偶外,還有以下重大意義:
一是擁護大唐政權,反對民族侵略。
敦煌自漢唐以來都是漢族集居地,但由于地處邊陲,經常受到異族的侵略。例如《通鑒紀事本末》卷三十二載:“貞元二年秋八月丙戌,吐蕾尚結贊大舉寇涇、隴、彬、寧,掠人畜,蒼禾稼,西鄙騷然。”“吐蕃常以秋冬入寇……得唐人,質其妻子……俘掠人畜萬計而去。”這種侵略給唐代西北地區的人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一旦敦煌淪為異族野蠻的奴隸制的桎梏中,歷史大倒退給敦煌人民帶來的便是城鎮淪為廢墟,田地夷為荒丘,戈壁變成墳場,人民陷于家敗人亡或永世做奴隸的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民族的生死存亡問題改變了敦煌人民的心理和婚俗,在結婚時男女雙方問答的儀式中,他們圍繞著一個絕大的矛盾提出問題,這就是民族矛盾。
這正如《下女夫詞》中所說的:“只要綾羅千萬匹,不要胡觴數百杯。”“胡”在這里泛指異族,綾羅千萬匹在這里象征漢族高度發達的經濟和文化,詞的意思是寧愿嫁給漢族,決不與胡人婚配。
例如以下一段問答:
女問:本是何方君子,何處英才?精神磊朗,因何來到?
兒答:本是長安君子,進士出身。選得刺史,故至高門。
女問:既是高門君子,貴勝英流,不審來意,有何所求?
兒答:聞君高語,故來相投,窈窈淑女,君子好逑。
女問:金鞍駿馬,繡褥交橫,本是何方君子,至此門庭?
兒答:本是長安君子,赤縣名家,故來參謁,聊作榮華。
女問:使君貴客,遠涉沙磧,將郎通向,體內如何?
兒答:刺史無才,得至高門,皆蒙所問,不勝戰陳。
從以上這段問答的內容看來,不能從表面上理解無非是夸飾門第與才貌,而是十分強調自己是“長安君子,赤縣名家”,它意味著擁護大唐政權,和奴隸制的野蠻侵略相比,這是有歷史的進步性的。#p#副標題#e#
二是體現了女子較高的社會地位。
從以上所引的《下女夫詞》中也可以看到,詞中男子對那位少女的詢問都是彬彬有禮地答語,用了極為尊敬的詞句:“皆蒙所問,不勝戰陳”,真有些誠恐誠惶了。那個男子對女子還用了“參謁”這個詞,“參謁”又曰晉謁,是下見上的意思,如“參謁”皇帝、上級、長輩等。現在卻用在敦煌民間普通的“下女”身上,唐時敦煌少女地位的尊貴,受到男子的高度尊敬,于此可見一斑。從莫高窟晚唐12窟《婚禮圖》可見,在拜堂成親時男拜女不拜,也可見女子地位之高。
三是堅持大唐文化。
敦煌的文明婚俗是建立在中華古國高度文化水準之上的。例如下面的一段《下女夫詞》:
女問:何方所營?誰人伴喚?次第申陳,不須潦亂。
兒答:敦煌縣攝,公子伴涉,三史明閑,九經為業。
女問:夜夜更闌,星斗西流,馬上刺史,是何之州?
兒答:金雪抗麗,聊此交游,馬上刺史,本是沙州。
女問:英髦蕩蕩,游稱陽陽,通向刺史,是何之鄉?
兒答:三川蕩蕩,九郡才郎,馬上刺史,本是敦煌。
女問:何方貴客,宵來至,敢問相郎,不知何里?
兒答:天下蕩蕩,萬國之里,敢奉來言,具答如此。
女問:人須知宗,水須知源,馬上刺史,望在何川?
兒答:本是三州游奕,八小英賢,馬上刺史,望在秦川。#p#副標題#e#
以上這段《下女夫詞》說明許多問題:女方叫男子“次第申陳,不須潦亂”,說明了這一問答的嚴肅態度。不僅要問“馬上刺史,是何之州”,即男方的籍貫與本土,還要問他“望在何川”,即心向何方的政治傾向性問題。還以教訓的口吻對男方說“人須知宗,水須知源”,即人不能忘本。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漢族男子說明了他是地道的沙州敦煌人,是中華古國高度文明的崇拜者與追求者,主要論點有三:“三史明閑”說明他鉆研過“三史”,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把《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稱作“三史”;唐代開元后,又把《史記》、《漢書》、《后漢書》稱為“三史”。“九經為業”說明他是中華古國燦爛文化正統的繼承人,因為在唐代以科舉取進士,把“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左傳》、《公羊傳》、《梁傳》)、“三經”(《易經》、《書經》、《詩經》)定為“九經”,是體現中華古國文化的必讀課本。“望在秦川”指心向中華內地,因為“秦川”這一古地區的名稱一般泛指陜西、甘肅秦嶺以北的平原,春秋戰國時這個地區屬于秦國,而秦始皇又統一六國開一統中華之盛,所以“秦川”就有中原之意了。
從以上這段《下女夫詞》看來,敦煌民間的這種婚俗,民族性、愛國性都很明顯,而且崇尚中華古國的燦爛文化,思想性確實很強。
以上所述的是女擇男,當然男擇女也有一些要求。敦煌的平民百姓擇妻,主要要求她能實際操持家務,所以有“索新婦,處作活”之說,如《不知名變文》云:“自家早是貧困,日受饑恓,更不料量,須索新婦,一處作活。”“索新婦”是敦煌民間俗語,即“娶媳婦”。伯三二一一的五言白話詩云:“用錢索新婦,當家有新故。兒替阿耶來,新婦替家母。替人既來到,條錄相分付。新婦知家事,兒郎承門戶。”這里進一步展示了索新婦操持家務的風俗。“當家”又叫“主領”,《舜子變》云:“苦嗽喚言舜子,我舜子小失卻阿娘,家里無人主領,阿耶娶一個繼阿娘來,我子心里何似?”當然,娶妻也是為了傳宗接代,如《父母恩重經講經文》所說:“祈求長大成人,且要紹繼宗祖。”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投稿整理編輯發布,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應有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文章、圖片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到管理郵箱舉報,且提供抄襲的相關證據,一但查實,會在24小時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最新推薦
熱門排行
古代女子選妃內幕:竟然要被太監摸遍全身
明朝早期,還實行嚴格的殉葬制度,皇帝死后妃子要殉葬,其慘烈程度歷朝歷代都很罕見,但即便如此,民間女性也不能回避選妃。實際上,即便明朝
吃完這些壯陽菜 讓你欲火焚身
男性平時過于操勞,難免會造成精力不足,所以這時候可以從飲食上適當的攝取一些壯陽的食物來保障男性的精力,建議可以多吃一點。下面小編就為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顏高無毛是上品
近年來,宮廷劇泛濫屏幕。在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后,很多觀眾想當然以為,皇帝選妃子,就是如此隨
皇帝入洞房時不為人知的習俗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春宵一刻值千金”,
性愛面前 看孔子對性是怎么說的
孔子認為,性欲是人們的共同需要,是無師自通,與生俱來的。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一個人要想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 有哪些
古代房中術涵蓋的氛圍非常廣,并不是有些人認為的主要是性,還會把氣功、養生結合在一起,這方面的著作有很多。那么,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有哪
為什么林黛玉是紅樓夢第一美女
其一,林黛玉嫵媚風流之美。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
楊貴妃魅誘唐玄宗的風流游戲
不久,總管太監高力士出使閩粵時,發現莆田縣名醫江仲遜年僅十五歲的女兒江采蘋不僅容貌出眾,而且詩文過人,可謂是色藝雙全。于是,高力
古代皇帝的第一個女人竟是他的奶娘
古代的人生孩子早,當然性發生的時間也就更早了,尤其是古代的皇帝皇子們,那他們的第一個人都是誰呢?古代皇帝性學教育早中國古代宮中男
揭秘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
對于古代皇帝來說,縱然有紅宮佳麗三千,也似乎依舊難以滿足他們,還要去民間大肆處搜刮各種絕色美女。下面是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來看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