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朝鮮籍太監:為何要閹割后再送中國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特殊的群體——太監。不過,這些深居宮廷的太監卻并非都是中國人。近日,一篇有關中國歷史上外籍太監的文章通過網
2025-03-12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特殊的群體——太監。不過,這些深居宮廷的太監卻并非都是中國人。近日,一篇有關中國歷史上外籍太監的文章通過網絡廣為流傳,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和關注。深宮之內,外籍太監究竟從何而來?他們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其生活狀況又是怎樣?北華大學東亞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趙興元向記者講述了這些外籍太監的特殊身份以及隱藏在他們身后的歷史。
外籍太監多出于政治需要,在本國閹割后,被送到中國。
文章講述的外籍太監名叫樸不花,高麗人。據《中國歷史未解之謎全記錄》一書中記載,樸不花在7歲時被凈身送進了元朝的皇城內,從事皇宮內的雜務工作。在朝中的幾十年時間,他從一個普通小太監步步攀升,最終權傾朝野,參與國政。
在歷史上,中國的皇宮內出現外籍太監并不奇怪。
曾經撰寫過《歷代太監出身考略》、《太監評價淺議》等論文的北華大學東亞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趙興元告訴記者,中國古代和朝鮮的來往一直非常密切。從東晉開始,朝鮮就是中國的藩屬國,朝鮮國王都要受中國的冊封;根據當時的形勢,中國處于政治需要會向番邦提出一些要求,其中也包括索要閹人。
因此,像樸不花這樣的人,在本國接受閹割以后,被送到了中國。
古希臘等國也曾有過閹人;但中國歷史上沒有藍眼睛、高鼻子的太監
趙興元介紹說,這些進入中國皇宮的外籍太監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入宮了。因此,他們無論從語言還是生活習慣上都能很快地融入到中國人中,以至于一些歷史書籍在記錄他們的時候,甚至忽視了他們的外籍身份。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外籍太監中,始終沒有一位是藍眼睛、高鼻子。其實,太監并非只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趙興元說,根據史料記載,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等國家也都曾出現過閹人;一些受中國影響的亞洲國家,比如朝鮮、印度,也都有太監出現過。
“但是,由于中國從明末開始才和歐洲有接觸,因此沒有出現過藍眼睛高鼻子的太監。”
外籍太監與其他太監地位相同;在當時的對外交流中發揮著一定作用
趙興元透露說,外籍太監在中國的地位和其他普通太監一樣;他們處于社會的最下層,是皇家的私人奴仆,常被人們稱為“災星”、“禍水”。能夠爬上高位、輔佐皇帝的太監,實在是極少數。
其實,外籍太監還發揮著一個特殊的作用。
朝鮮籍太監海壽是明洪武年間李朝太祖李成桂遣送入明廷服務的一員閹人。在知名歷史學者陳學霖所寫的《海壽———永樂朝一位朝鮮籍太監》中提到,海壽曾七次被遣回本國為使者,為成祖向朝鮮國王索取各種物資。而其影響尤為深遠的,是替中國的皇帝向朝鮮索要朝鮮處女,并在其中為成祖選擇妃子。
《明代安南籍太監史事考述———金英、興安》一文中,陳教授也提到,“北京城內之重要古剎寺院,雖系奉敕修建,實際上董其役者主要是太監”。可見,外籍太監在當時中國與番邦的交流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對此,趙興元認為,即使是出于政治的考慮,像樸不花等這樣外籍太監在中國歷史上仍舊是極少出現。
明清時期,來中國的朝鮮使節非常之多;清朝時候,每年平均有3個朝鮮使團來中國朝貢,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這些使節由朝鮮的大臣組成。因此,如果當時中國皇帝向朝鮮提出什么要求,也不需要朝鮮太監做過多的工作。而且根據當時規定,作為太監不能出宮,也不應該參與和政治相關的事情。”
為保證皇室純凈血統出現太監制度 北京有兩處地方曾專為太監閹割
在中國歷史上,早在商代時就已經有太監出現,經歷西周一直到東漢時期形成了完整的太監制度。北華大學東亞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趙興元教授就中國歷史上的太監制度進行了介紹。
首批閹人
趙興元教授分析認為,太監制度的產生和中國古代的刑法制度有關,比如割鼻子、臉上刺字、剃頭發、閹割等等。被實施這些刑法的人,基本上都是當時的官吏;而這些人在被行刑以后,還是會留在宮里工作。于是,當時宮里出現了一些閹人。后來,王室出于要保持純凈血統的考慮要求宮內的男性必須都是閹人。
因此,可以說太監制度是保持王室血統純潔與我國刑法制度相結合而產生的。
中國的太監在明代最多,當時宮內的太監竟然達到8萬人。清朝有幾千太監,當時宮內有一個專門管理太監的地方叫十三衙門。太監們在宮中主要從事打掃,服侍皇妃起居等工作。而那些武士和護衛只有在貴族出宮的時候才能用上。
“完整”下葬
宮內的太監基本上都是家境非常貧窮的孩子,大多數在十幾歲就進了宮。這些孩子就在進宮前被送到了專門閹割太監的地方,在北京這樣的地方有兩個。
南北長街會計司一個叫“畢五”的人和在鼓樓前方磚胡同一個姓劉的人(人稱“小刀劉”),他們都是祖輩從事太監閹割的。太監的閹割是將整個生殖器割掉。在閹割的時候為了防止尿道長死,于是就在尿道上插一根麥管,等到傷口長好了以后再將麥管拿掉。進入宮里,這些孩子要拜師傅、要教給他們禮節,怎么伺候人。
熱點文章推薦: 古代太監的閹割過程:先割睪丸后割陰莖 太監是怎么凈身了 為什么要凈身 古代宮內太監被閹割之后怎么如廁太監從小在宮內生活一直到死。最后他們被埋葬到一個專門埋葬太監的地方;而他們曾經被割掉的生殖器也被用一個假的物品代替,和他們一起埋葬。
最后的28名太監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出宮時,宮內的太監是中國最后的太監。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的太監制度徹底消失了。
后來,這些老太監聚集在北長街會計司胡同。上個世紀50年代初,那里還有28名太監,都是六七十歲以上。他們大都羅著腰,看上去很像老太太,沒有胡子,說話的聲音也尖聲尖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投稿整理編輯發布,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應有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文章、圖片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到管理郵箱舉報,且提供抄襲的相關證據,一但查實,會在24小時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推薦
最新推薦
在中國,同性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華夏始祖黃帝。清代學者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二中說:“雜說稱孌童始黃帝。”中國古
2025-03-12
古裝電視劇《武媚娘傳奇》正在熱播,劇中太子李承乾與稱心形影不離,被大家以為太子由斷袖之癖,稱心是其男寵,而太子妃也得知宮里有一些稱心
2025-03-12
漢哀帝,名劉欣,字和,平帝四年出生,非漢平帝子嗣,而是漢平帝兄弟恭王劉康之子。漢成帝劉驁死后無子嗣,而此時劉欣繼承了父親劉康王位,并且有祖母
2025-03-12
熱門排行
古代女子選妃內幕:竟然要被太監摸遍全身
明朝早期,還實行嚴格的殉葬制度,皇帝死后妃子要殉葬,其慘烈程度歷朝歷代都很罕見,但即便如此,民間女性也不能回避選妃。實際上,即便明朝
吃完這些壯陽菜 讓你欲火焚身
男性平時過于操勞,難免會造成精力不足,所以這時候可以從飲食上適當的攝取一些壯陽的食物來保障男性的精力,建議可以多吃一點。下面小編就為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顏高無毛是上品
近年來,宮廷劇泛濫屏幕。在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后,很多觀眾想當然以為,皇帝選妃子,就是如此隨
皇帝入洞房時不為人知的習俗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春宵一刻值千金”,
性愛面前 看孔子對性是怎么說的
孔子認為,性欲是人們的共同需要,是無師自通,與生俱來的。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一個人要想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 有哪些
古代房中術涵蓋的氛圍非常廣,并不是有些人認為的主要是性,還會把氣功、養生結合在一起,這方面的著作有很多。那么,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有哪
為什么林黛玉是紅樓夢第一美女
其一,林黛玉嫵媚風流之美。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
楊貴妃魅誘唐玄宗的風流游戲
不久,總管太監高力士出使閩粵時,發現莆田縣名醫江仲遜年僅十五歲的女兒江采蘋不僅容貌出眾,而且詩文過人,可謂是色藝雙全。于是,高力
古代皇帝的第一個女人竟是他的奶娘
古代的人生孩子早,當然性發生的時間也就更早了,尤其是古代的皇帝皇子們,那他們的第一個人都是誰呢?古代皇帝性學教育早中國古代宮中男
揭秘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
對于古代皇帝來說,縱然有紅宮佳麗三千,也似乎依舊難以滿足他們,還要去民間大肆處搜刮各種絕色美女。下面是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來看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