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婚嫁習俗是怎樣的 你知道嗎
婚嫁習俗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不同地區的習俗是不一樣的,如果娶了北方姑娘,就要遵守北方婚嫁習俗。那么,北方婚嫁習俗是怎樣的?相門戶中國
2024-11-27
婚嫁習俗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不同地區的習俗是不一樣的,如果娶了北方姑娘,就要遵守北方婚嫁習俗。那么,北方婚嫁習俗是怎樣的?
相門戶
中國古代漢族男女婚姻,受傳統習俗影響,均以父母之命為大,媒妁之言為準。雖說男婚女嫁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且決定男女雙方后半生的幸福和痛苦,但男孩子訂婚一般都是由男方家父母托媒求婚于女家。只有在女方家父母同意后才以先男家后女家的程序進行“相看”或稱“相門戶”的。那時“相門戶”,男家要賞給女方裝煙錢或押婚物品。
定親
媒人將女方的“庚帖”,即生辰八字,送往男家,請占卜者推算是否合婚,有無沖克等,如愿后,需“還帖”并議聘禮數目。擇日將聘禮的一半送往女家“過小禮”,又稱“掛墜子”。婚禮之前必將聘禮全部送往女家,稱為“過大禮”或“通信”,并議婚期。聘禮之外還要有筷子、蔥、粉條等物,女家留半,男女雙方還要請“全科人”(父母雙全)的婦女為新人裁衣,稱為“開剪子”。過禮的數量和檔次要由媒人與雙方協商后確定。大都要一豬一酒或雙豬雙酒(一豬:即一口肥豬,重量必須100斤以上;一酒:一般為50斤),另外加成衣數套,單、夾、棉衣數套和一部分現錢。錢的多少按男方家的貧富而定,再由男方選一吉利日子,設酒宴請媒人和女方家長,俗稱“相門戶”。然后女方家也設酒宴請媒人和男方家長,俗稱“換盅”。至此,才算正式訂婚。
查日子
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于全國多數地區。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后,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后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伙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后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準備嫁妝,男方準備家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并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婚禮
婚禮前日,女家宴請親友、鄰居、賓客,饋贈錢物,稱之“助妝”或“添箱”。結婚日期多為男方決定,但也必須征得女方同意。男方將訂婚時女方所要的一切錢物都要送至女方家,俗稱“過大禮”。然后才能結婚。結婚過程一般需三天。
大娶需在兩日前的午后開始設宴待客,有鼓樂班子做陪,稱為“落桌”,并收納賀禮。前一日懸燈結彩,中午的宴席稱為“上馬席”,宴后列儀仗,前有騎馬者四、八不等,稱為“對子馬”,新郎十字披紅戴花隨之,后有花轎或“喜車”,內坐男童一名壓轎。后為鼓樂班子,周游街市,稱之“晾轎”或“走轎”。此日必祭祖拜墳。當天大擺酒宴,早上“四頂四”(四碟四碗),晚上“六頂六”(六碟六碗)。迎接老親少友,在大門外搭起鼓樂棚作樂,俗稱“開通兒”。備好接新娘用的轎車子。轎車也稱喜車,即在大鐵車上豎起四根立柱,用藍色布圍成轎子樣,轎頂上用紅布作成尖形頂子,俗稱“晾轎”。
婚禮之日,天未亮列儀仗,去女家迎親,女方設茶和果品等款待新郎,新媳婦穿上大紅棉襖棉褲(不分冬夏)上轎同往。迎娶途中如遇另外娶親者,新郎之間必互換物品。路遇廟宇、墳墓、水井等都要以紅氈遮障。轎車進院后有的新媳婦還用衣襟兜個斧子(取“福”之意),由送親者扶下轎車,在火盆上烤手或跨越。新媳婦手持寶瓶,胸掛銅鏡,紅巾遮蓋頭面。天地桌上置香爐、蠟燭、供品、弓箭、斗、秤等物,兩位新人一同“拜天地“,拜后入新房,又稱“洞房”。門坎置馬鞍和銅錢兩串,新婚男女從上邊越過后撤去,將銅錢搭在新郎肩上。門內有童男童女一對分立左右,手持棗、栗子或五谷雜糧等物向新婦撒去。新郎揭去新娘頭上的蓋頭藏于懷中,共同面對吉方“坐福”。新媳婦的裝束在清朝及民國年間流行梳“撐子”或“京頭”。新媳婦洗“開臉”之后共同進餐,稱配親飯或見面飯。主食為“子孫餃子”。當天都要大擺宴席,必須是“八頂八”(八碟八碗),主招待女方家送親的和那些隨份子錢(送禮)的男女老少。酒宴結束后,女方送親的人告辭回家,男方家要送豬肉一塊,稱之“離娘肉”。老親少友也都相繼散去。是夜為洞房花燭,新人吃寬心面,亦有取笑者謂之“鬧洞房”。翌日晨宴稱“下馬席”,親友列坐,新郎新娘逐人叩頭,分大小輩,受拜者必賞以金錢、首飾等物品。
賀郎歌
漢族婚姻風俗,流行于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后,親友簇擁新郎于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后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后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后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
漢族婚姻風俗,流行于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并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伙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
漢族婚姻風俗,流行于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后打開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錢物,象征婚后五谷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后,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黑房搶親
漢族婚姻風俗,流行于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后,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后,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
漢族婚姻風俗,流行于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并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并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后,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并對拜成親。
回門
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后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后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后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投稿整理編輯發布,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應有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文章、圖片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到管理郵箱舉報,且提供抄襲的相關證據,一但查實,會在24小時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最新推薦
熱門排行
古代女子選妃內幕:竟然要被太監摸遍全身
明朝早期,還實行嚴格的殉葬制度,皇帝死后妃子要殉葬,其慘烈程度歷朝歷代都很罕見,但即便如此,民間女性也不能回避選妃。實際上,即便明朝
吃完這些壯陽菜 讓你欲火焚身
男性平時過于操勞,難免會造成精力不足,所以這時候可以從飲食上適當的攝取一些壯陽的食物來保障男性的精力,建議可以多吃一點。下面小編就為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顏高無毛是上品
近年來,宮廷劇泛濫屏幕。在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后,很多觀眾想當然以為,皇帝選妃子,就是如此隨
皇帝入洞房時不為人知的習俗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春宵一刻值千金”,
性愛面前 看孔子對性是怎么說的
孔子認為,性欲是人們的共同需要,是無師自通,與生俱來的。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一個人要想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 有哪些
古代房中術涵蓋的氛圍非常廣,并不是有些人認為的主要是性,還會把氣功、養生結合在一起,這方面的著作有很多。那么,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有哪
為什么林黛玉是紅樓夢第一美女
其一,林黛玉嫵媚風流之美。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
楊貴妃魅誘唐玄宗的風流游戲
不久,總管太監高力士出使閩粵時,發現莆田縣名醫江仲遜年僅十五歲的女兒江采蘋不僅容貌出眾,而且詩文過人,可謂是色藝雙全。于是,高力
古代皇帝的第一個女人竟是他的奶娘
古代的人生孩子早,當然性發生的時間也就更早了,尤其是古代的皇帝皇子們,那他們的第一個人都是誰呢?古代皇帝性學教育早中國古代宮中男
揭秘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
對于古代皇帝來說,縱然有紅宮佳麗三千,也似乎依舊難以滿足他們,還要去民間大肆處搜刮各種絕色美女。下面是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來看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