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美的皇后 三國第一美人甄宓
甄宓,是魏文帝曹丕的正妻,曾嫁給袁熙,后嫁給曹丕,曹植還給她寫了《洛神賦》,后人認為她是三國第一美人。甄宓文昭皇后(183年1月26日-221
2024-10-19
甄宓,是魏文帝曹丕的正妻,曾嫁給袁熙,后嫁給曹丕,曹植還給她寫了《洛神賦》,后人認為她是三國第一美人。
甄宓
文昭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姓甄,又稱甄夫人。魏文帝曹丕的正妻,魏明帝曹睿之生母。曹睿即位后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三國志·魏書·后妃傳》注列舉了其兄弟姐妹的名字,唯獨沒有她的名字。因為曹植描寫宓妃的《洛神賦》被一些人認為是寫給甄氏的愛情篇章,故此她一般被稱為“甄宓”或“甄洛”,有時又稱為甄妃、洛神宓妃等。但從其子魏明帝為避母姓將《感甄賦》改名《洛神賦》而“洛”“宓”二字未被避諱來看,此二字皆非甄氏本名。
救濟鄉里
漢末天下大亂,災荒連年,百姓們為糊口活命紛紛賣掉家中值錢的東西。當時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儲備,趁機收購了很多金銀寶物。甄氏當時才十幾歲,看到這種情形便對母親說:“亂世求寶,可不是善策啊!一個人本來沒有罪,但因擁有一件珍寶便可能被定為有罪,這便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因財喪身。再說眼下眾多百姓都在饑餓之中,不如將我家谷物開倉賑濟四方鄉鄰,這才算是一種惠及眾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認為她說得有理,是個好主意,于是將家中的糧食全部無償分發給鄰里鄉親。
甄宓與曹丕
甄宓原是袁紹的兒媳婦。官渡之戰后,曹操早就聽聞甄宓的美麗,并在戰后派重兵包圍府邸。但曹丕卻喝退士兵,進入帶走甄宓,并護其安全。戰后,向曹操請求迎娶,曹操見后,不好與其子爭妻,便順水推舟送給曹丕。
失寵被殺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六月率軍南征,甄氏留駐在鄴城。十月,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禪位以后,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把兩個女兒許配給曹丕,另有郭貴嬪(文德郭皇后)和李、陰兩位貴人得到寵愛,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將甄氏賜死,葬在鄴城,據傳殯葬時披發覆面,以糠塞口。當時,曹丕曾請術士周宣解夢,周宣答:“天下將有貴族女子冤死。”曹丕聞言后悔,派人追回賜死甄氏的使者但已不及。
公元226年(黃初七年),甄氏的兒子曹叡即位,追封甄氏為皇后,朝中掌管禮樂祭祀的官員奏請為甄后追加謚號。于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節以三牲之禮到甄后陵墓祭祀,又專門為她修建寢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投稿整理編輯發布,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應有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文章、圖片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到管理郵箱舉報,且提供抄襲的相關證據,一但查實,會在24小時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推薦
最新推薦
甄宓,是魏文帝曹丕的正妻,曾嫁給袁熙,后嫁給曹丕,曹植還給她寫了《洛神賦》,后人認為她是三國第一美人。甄宓文昭皇后(183年1月26日-221
2024-10-19
熱門排行
古代女子選妃內幕:竟然要被太監摸遍全身
明朝早期,還實行嚴格的殉葬制度,皇帝死后妃子要殉葬,其慘烈程度歷朝歷代都很罕見,但即便如此,民間女性也不能回避選妃。實際上,即便明朝
吃完這些壯陽菜 讓你欲火焚身
男性平時過于操勞,難免會造成精力不足,所以這時候可以從飲食上適當的攝取一些壯陽的食物來保障男性的精力,建議可以多吃一點。下面小編就為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顏高無毛是上品
近年來,宮廷劇泛濫屏幕。在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后,很多觀眾想當然以為,皇帝選妃子,就是如此隨
皇帝入洞房時不為人知的習俗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春宵一刻值千金”,
性愛面前 看孔子對性是怎么說的
孔子認為,性欲是人們的共同需要,是無師自通,與生俱來的。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一個人要想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 有哪些
古代房中術涵蓋的氛圍非常廣,并不是有些人認為的主要是性,還會把氣功、養生結合在一起,這方面的著作有很多。那么,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有哪
為什么林黛玉是紅樓夢第一美女
其一,林黛玉嫵媚風流之美。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
楊貴妃魅誘唐玄宗的風流游戲
不久,總管太監高力士出使閩粵時,發現莆田縣名醫江仲遜年僅十五歲的女兒江采蘋不僅容貌出眾,而且詩文過人,可謂是色藝雙全。于是,高力
古代皇帝的第一個女人竟是他的奶娘
古代的人生孩子早,當然性發生的時間也就更早了,尤其是古代的皇帝皇子們,那他們的第一個人都是誰呢?古代皇帝性學教育早中國古代宮中男
揭秘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
對于古代皇帝來說,縱然有紅宮佳麗三千,也似乎依舊難以滿足他們,還要去民間大肆處搜刮各種絕色美女。下面是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來看
相關評論